校友在線
魅力一中 輝煌卓著
一場難忘的冠軍爭奪戰(zhàn)—— 武修實(66級畢業(yè)生)
好戲還未開場,場內觀眾已經爆滿,嘉賓席上,地市領導親自坐鎮(zhèn)為本隊加油。一中由沈校長帶隊,教導主任和工會領導、不少愛好乒乓球運動的老師和一大幫同學都來助威,連我們在體校練球的教練劉萬年(原國家隊隊員,橫板守球打法)也到場為自己的隊員作臨時指導......
——追憶1965年市甲級隊乒乓球團體賽一中隊與地市直隊決賽
1966屆 武修實
那是一場讓人難以忘懷的冠軍爭奪戰(zhàn),也是“文革”前新鄉(xiāng)市甲級隊乒乓球團體賽最后一屆賽事。
對陣的雙方是新鄉(xiāng)市一中乒乓球隊(全由學生組成,平均年齡不到18歲)和新鄉(xiāng)市地市直機關隊(隊員是從地市直機關所屬單位選拔出來),時間在1965年10 月一個星期六晚上。地點:位于解放路青年商店附近的市工人俱樂部。
兩隊均為預賽大組第1名,從雙方實力看,地市直機關隊由多次獲得市男子單打冠軍孫開群領軍,另兩名隊員李克瑜、金萬堂也曾是市代表隊隊員。而我們一中隊則由獲得省少年男子單打冠軍的周洪濤(外號老鷹)領軍,其他兩名隊員武修實、陳忠榮也均為市青年隊隊員。
從技術風格和打法上看,孫開群為右手直板正膠、左推右攻打法,基本功扎實,中遠臺相持有相當實力;李克瑜為左手直板反膠,以搓中突擊為主;金萬堂為右手直板反膠,高吊弧圈拉得很轉,命中率高,且接發(fā)球時會很好地用球板背面刮光板(當時直板背面一般不貼膠皮海綿),這樣就不吃旋轉很強的發(fā)球,且刮過來的球又飄又急又低,令對手不好強攻。我方周洪濤右手橫板削中反攻打法,正面反膠,反面正膠,特點是身高臂長,步伐靈活,照顧面大,轉不轉削球隱蔽性強,發(fā)球強攻和上步反手彈擊是主要得分手段之一。武修實為右手直板反膠,搓中突擊好,控制球能力強且有一板頗具威力的反手攻球。陳忠榮為右手直板反膠,高吊和前沖弧圈不錯。
根據雙方情況,在戰(zhàn)前的準備會上,一中教練和隊員認為:總體上雙方實力差距不大,對方優(yōu)勢在經驗豐富,臨場應變能力強,1號孫開群穩(wěn)拿兩分,對我校周洪濤的比賽五五開,到時候要看雙方臨場發(fā)揮情況。他們的弱勢是年齡偏大,體力不及我們一中隊,技術上比較保守,尤其是發(fā)球,當時流行的合力下蹲式發(fā)球三人基本不會,且三人對付削球的能力都不太強。我方的優(yōu)勢在于年輕、體力好,有沖勁,技術先進,發(fā)球好。1號周洪濤也是穩(wěn)拿兩分。我們的弱點是臨場發(fā)揮不穩(wěn)定,起伏較大,心理承受力不如對方。總之,大家一致認為這場比賽是場硬仗,要全力以赴,做好打滿九盤的準備。
比賽于當晚7時開始,我方抽到客隊,按照準備會上定好的順序,周洪濤打1號,3、5、7位置;武修實打2號,1、4、8位置;陳忠榮打3號,2、6、9位置。而對方也正如所料,孫開群打1號,2、4、7位置;金萬堂打2號,3、6、8位置;李克瑜打3號,1、5、9 位置。
好戲還未開場,場內觀眾已經爆滿,嘉賓席上,地市領導親自坐鎮(zhèn)為本隊加油。一中由沈校長帶隊,教導主任和工會領導、不少愛好乒乓球運動的老師和一大幫同學都來助威,連我們在體校練球的教練劉萬年(原國家隊隊員,橫板守球打法)也到場為自己的隊員作臨時指導。
這的確是一場龍爭虎斗的大戰(zhàn),比賽扣人心弦,高潮迭起。場上形勢瞬息萬變,撲朔迷離。先是第一盤我以2:1戰(zhàn)勝了李克瑜;接著孫開群以2:0戰(zhàn)勝陳忠榮;第三盤周洪濤以2:0戰(zhàn)勝金萬堂;第四盤我輸給了孫開群。雙方戰(zhàn)成了2:2平。第五盤周洪濤輕松取勝;第六盤陳忠榮又以1:2不敵金萬堂,雙方又戰(zhàn)成了3:3。關鍵的第七盤開始了,雙方1號主力見面,孫開群采取穩(wěn)扎穩(wěn)打、連續(xù)提拉小上旋、伺機大板扣殺戰(zhàn)術。周洪濤則忽遠忽近,穩(wěn)固防守。雙方你來我往,一個球往往打一二十板還不見輸贏,博得觀眾陣陣喝彩聲、加油聲。前兩局打成1:1 平后,第三局在劉教練的指導下,周洪濤加強了削球的旋轉變化,并不時搞逼角底線長削,有機會就反攻。這使得孫開群很不適應,最終以較大懸殊比分敗下陣來。周洪濤在這場比賽中的打得非常精彩,引得同學們大聲叫好,齊呼:“老鷹!打得好!真過癮!”這時,一中已經4:3領先,形勢對一中很有利,只要再勝一盤,冠軍即可到手。第八盤是我上場對金萬堂,也許是太想贏了,自己都感覺手不聽大腦指揮,想打右邊球卻跑到左邊,想發(fā)下旋卻成了不轉,雖經調整也勝了對方一局,可最終還是以1:2敗了下來,使大比分變成了4:4。
決定冠軍歸屬的第九盤由陳忠榮對李克瑜。不知為什么。第一局李克瑜像不會打球似的,反觀陳忠榮卻打得得心應手,要什么有什么,竟以21:6勝出。誰知到了第二局,陳變得像換了個人,水平全無,被李克瑜還了一個21:7,雙方打成了1:1平。經過雙方教練指導,兩人開始了決勝局的較量。從開局陳就一直領先,不時利用的下蹲式發(fā)球往往令對方接招不好,被陳一板扣死。很快陳就以19:11大比分領先。場外同學一片歡呼。學校領導、教練、隊員都認定冠軍非一中莫屬,贏定了??烧l知風雨突變,11:19落后的李克瑜拿到發(fā)球權后采取搏殺辦法,一連拿下5分,追到16:19。接著陳發(fā)球,李改變策略,采取球出臺就攻,不出臺則刮光板讓陳吃球。就這樣,拿著5個發(fā)球權的陳忠榮竟然又連丟5分,,以19:21飲恨,從而使幾乎到手的冠軍讓給了地市直隊,。
決賽結束,時間已定格在深夜11點50分,長達5個小時使一中獲得全市亞軍的苦戰(zhàn)永遠留在了我的記憶中。
回首往事,一中的乒乓球運動能取得如此驕人成績不是偶然的。重視體育運動,是一中的傳統(tǒng),特別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幾年(1962——1965年),不少學習好、又在小學、初中受過市體校乒乓球訓練的學生考入了一中(那時的一中不存在降分招體育特長生)。除那次參加決賽的3人外,象趙克非、郭浩、谷凱亮、白勝利、、郝建福、崔義明等,球技也都很好??梢赃@么說,當時隨便找上幾個人,還能組織起1到2個甲級隊。同時,在學校領導
時光飛逝,轉瞬已過去了四十五年,參加決賽的3人周洪濤已經從鄭州某單位退休;陳忠榮因病于十年前在焦作去世;我也從教師崗位退下三年,但那美好的故事卻讓人永遠流連難忘、、、、、、。
(本人退休前為新鄉(xiāng)市信息工程學校教師)
老校區(qū)
地址: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51號
電話:0373-5082653
傳真:0373-5082653
郵編:453000
東校區(qū)
地址:新鄉(xiāng)市平原路東段
電話:0373-5056100
傳真:0373-5056100
郵編:453002
南校區(qū)
地址:新鄉(xiāng)市豐華路南段
電話:0373-3552588
傳真:0373-3552501
郵編:453000
掃一掃關注
一中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