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機構
魅力一中 輝煌卓著
新鄉(xiāng)市一中高一年級下期期中考試
考試時間:90分鐘 分值:100分
一、選擇題(在每小題所列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每題1分,共50 分)
1.下列選項中,能反映商朝農業(yè)生產情況的是
2. 重農抑商政策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fā)展,這給我們最大的啟示是
A.拋棄重農抑商政策 B.必須重視發(fā)展商業(yè)
C.必須適時調整生產關系,以適應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
D.在確保農業(yè)基礎地位的同時,發(fā)展工商業(yè)
3.黃梅戲《天仙配》中七仙女的唱段“你耕田來我織布”反映出中國古代小農經濟的特征有
①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 ②農業(yè)和家庭手工業(yè)相結合?、凵a目的是為滿足自家基本需要?、芫哂斜匾臄U大再生產的能力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大街小巷叫賣食品雜物的小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鋪席連綿不斷,夜市直至三更盡,五更又開曉市。”上述現象最早出現于
A.西漢長安 B.唐朝前期洛陽 C.北宋開封 D.南宋臨安
5.下列明清時期經濟現象中,符合當時世界歷史發(fā)展潮流的是 A.玉米、甘薯等農作物傳入我國得以推廣 B.制瓷等手工業(yè)技術均有很大進步 C.廢除了漢唐以來的人頭稅
D.蘇州絲織業(yè)“小戶”、“聽大戶呼織”、“計日受值”
6.長途攜帶錢幣在古代很不方便,唐朝人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是
A.設立邸店 B.建立柜坊 C.使用“飛錢” D.發(fā)行“交子”
7.鴉片戰(zhàn)爭以后中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逐步解體,這種“解體”的含義是
A.大批洋貨涌入中國 B.外國資本主義經濟控制了中國市場
C.自然經濟被資本主義經濟取代 D.農業(yè)和手工業(yè)逐漸分離并日益商品化
8.右圖這幅照片拍攝的是一批赴海外留學的幼童,由此你可判斷這事最早應發(fā)生在
A.洋務運動期間 B. 戊戌變法期間
C.辛亥革命期間 D. 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
9.有人說“洋務運動說到底不過是一場跛足的變革”,這里的跛足主要是指
A.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 B.僅學習西方技術,不改變政治制度
C.資金主要來源于官府投資 D.只注重發(fā)展工業(yè),不重視發(fā)展農業(yè)
10.成立于1868年的濟南瑞蚨祥是全國知名的百年老字號,……從1911年到1918年,瑞蚨祥在北京又開辦了2處新店,幾乎占了北京大柵欄半條街;同時在天津、青島、煙臺、上海等地的分號也相繼設立。其迅速發(fā)展的原因不包括
A.中華民國的建立 B.群眾性反帝愛國運動的推動
C.政府提倡國貨 D.清政府放寬對民間設廠的限制
11.下列歷史人物不是洋務運動代表的是
A.李鴻章 B.左宗棠 C.張之洞 D.張謇
12.茅盾小說《春蠶》中有這樣一段描寫:“洋鬼子怎樣就騙了錢去,老通寶不很明白。但他很想念的陳老爺的話一定不錯。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從鎮(zhèn)上有了洋紗、洋布、洋油這一類洋貨,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輪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的東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錢,而鎮(zhèn)上的東西卻一天一天貴起來。”對這段描寫理解不正確的是
A. 小農經濟受到沉重打擊 B. 列強對中國進行商品傾銷
C.中國的自然經濟逐漸瓦解
D.列強的侵略客觀上推動了中國交通運輸業(yè)的發(fā)展
13.右圖是紅金龍香煙作的廣告。(注意廣告語:今有煙二種,一為國貨,其一則否。君購國貨,可為國家挽回少許其利權,否則為國家增漏卮矣。以彼例此,孰得孰失,惟諸君實圖利之。)由此反映
①是“異味爭嘗”的近代飲食文化的反映 ②體現了民族資本家的愛國精神?、壅f明資本家為獲取利潤進行欺騙宣傳?、苊褡鍩煵莨镜拈_辦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的經濟侵略
A.②③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
14.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
A.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
B.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yè)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yè)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
C.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的矛盾 D.中國人民同國際敵對勢力的矛盾
15.“谷撒地,薯葉枯,青壯煉鐵去,收禾童與姑,來年日子怎么過。”詩中反映的主要歷史信息是
A.自然災害的發(fā)生 B.農村勞動力流失
C.“大躍進”中的大煉鋼鐵運動 D.農村生產力水平下降
16.造成下列圖中C點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A.經濟建設缺乏經驗 B.自然災害迅速蔓延
C.“左”傾錯誤嚴重泛濫 D.“大躍進”運動的展開
17.《阿Q正傳》中描寫有人進城后被剪掉辮子,這本書的時代背景是
A.辛亥革命 B.洋務運動 C.鴉片戰(zhàn)爭 D.北洋軍閥統(tǒng)治
18、十一屆三中全會對中共八大探索成果的繼承主要表現在
A、強調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B、強調改革經濟體制
C、強調實行對外開放 D、強調發(fā)展多種所有制經濟
19.影響中國近代以來人們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變化的因素有
①辛亥革命與中華民國的成立 ②新文化運動 ③新中國的成立 ④改革開放 ⑤外來文化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20.“閉關鎖國”政策最嚴重的后果是
A.造成了外貿逆差 B.阻礙了中國商品出口
老校區(qū)
地址: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51號
電話:0373-5082653
傳真:0373-5082653
郵編:453000
東校區(qū)
地址:新鄉(xiāng)市平原路東段
電話:0373-5056100
傳真:0373-5056100
郵編:453002
南校區(qū)
地址:新鄉(xiāng)市豐華路南段
電話:0373-3552588
傳真:0373-3552501
郵編:453000
掃一掃關注
一中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