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里的數(shù)學
宋代邵雍是數(shù)理大家,寫過一首朗朗上口的數(shù)字詩,描寫一路的景物,全詩共20個字,把10個數(shù)字全用上了: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span>
這首詩用數(shù)字反映遠近、村落、亭臺和花,通俗自然,膾炙人口,也是我們小時候可能就聽說過的一首詩,讓人難忘啊。
明代林和靖寫的一首雪梅詩,全詩用表示雪花片數(shù)的數(shù)量詞寫成。讀后就好像身臨雪境,飛下的雪片由少到多,飛入梅林,就難分是雪花還是梅花,妙趣橫生?!?/span>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無數(shù)片,飛入梅中都不見。
清代紀曉嵐是著名的才子,據(jù)說乾隆皇帝南巡時,一天在江上看見一條漁船蕩槳而來,就叫紀曉嵐以漁為題作詩一首,要求在詩中用上十個“一”字。紀曉嵐很快吟出一首:
一篙一櫓一漁舟,一個漁翁一釣鉤。
一俯一仰一場笑,一人獨占一江秋?! ?/span>
無獨有偶,清代的女詩人何佩玉擅長作數(shù)字詩,也連用了十個“一”,生動地勾畫了一幅高僧晚歸圖:
一花一柳一點磯,一抹斜陽一鳥飛。
一山一水一中寺,一林黃葉一僧歸。
北宋王安石關(guān)心民生疾苦,看北宋王朝很多虛設的官員,飽食終日,于是寫道:
一窩二窩三四窩,五窩六窩七八窩,
食盡皇家千鐘粟,鳳凰何少爾何多。
把他們比作麻雀,形象了地諷刺了他們貪污腐敗、反對變法的丑態(tài)。
解放前,法幣天天貶值,物價一日數(shù)長,一位教師這樣描繪饑寒交迫的生活:
一身平價布,兩袖粉筆灰。
三餐吃不飽,四季常皺眉。
五更就起床,六堂要你吹。
九天不發(fā)餉,十家皆斷炊?! ?/span>
下面還有一些大家耳熟能詳?shù)臄?shù)字入詩的佳句:
1、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2、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3、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4、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5、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6、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7、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8、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9、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