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第六期
(總第750期)
新鄉(xiāng)市第一中學辦公室 2010年4月15日
我校認真部署“師德師風先進校”創(chuàng)建活動
為切實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素質,按照上級文件要求,我校成立了“師德師風先進校”創(chuàng)建活動領導小組,并制定了實施方案。學校將組織全校教職工認真學習《關于開展中小學師德師風先進校創(chuàng)建活動的通知》、《河南省中小學校師德建設工作評估標準》,并通過多種形式宣傳科學的師德理念,引導廣大教師牢固樹立奉獻教育、愛生敬業(yè)、團結協(xié)作、勇于創(chuàng)新的思想。通過師德標兵評選等形式,發(fā)揮榜樣的示范帶動作用,在校園中形成唯德是尚、見賢思齊的濃厚氛圍。
通過舉辦青年教師師德演講比賽等多種活動形式,扎實有效地開展師德師風創(chuàng)建活動;完善師德師風建設激勵機制,將師德評價納入崗位考核體系;自覺接受監(jiān)督,請學生和家長做學校師德師風建設監(jiān)督員,接受學生、家長、社會各界朋友的監(jiān)督。方案要求全校教職工積極行動起來,為“師德師風先進校”創(chuàng)建活動而努力。(辦公室)
抓好尖子 瞄準一流
經過周密籌備,高二年級尖子生的培優(yōu)工作從3月31日開始在新老校區(qū)同時進行。對這一工作的探索主要是基于進一步突出尖子生的培養(yǎng)、提高我校沖擊一流大學的水平。目前的具體做法是:對校本部理科前50名、文科前10名以及分校理科前40名、文科前10名的學生進行理科數(shù)學、英語、物理以及文科數(shù)學、英語學科的強化訓練,并實行動態(tài)化管理,讓他們經過一年多的強化訓練能夠在高考中增加30—50分,從而進入到更高層次的高校。(高二年級)
少兒部進行感恩教育
3月26日,少兒09級11班在少兒部主任王紅濤和校團委副書記王新偉的共同組織下,到新鄉(xiāng)市教育電視臺錄制了“感恩行動”特別節(jié)目。記者跟隨11班的三名學生來到他們家中,記錄了他們?yōu)楦改赶茨_的活動。這次活動旨在通過將日常的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學會感恩,懂得愛和回報。(少兒部)
展青春風采 示和諧校園
4月8日晚6:00,新鄉(xiāng)市一中社團文藝匯演在藝華廳拉開帷幕,新老校區(qū)學生社團同臺演出,共有6個社團21個節(jié)目參加演出。這次晚會的主題是“青春風采、和諧校園”。相聲《賣布頭》、街舞《幽靈盛典》和音樂社的傣族舞一次次將晚會推向高潮,節(jié)目贏得到了大家的陣陣掌聲。教育電視臺、新鄉(xiāng)電視臺兩家媒體對此活動進行了報道,并肯定了學校在德育、知識能力的培養(yǎng)等方面做出的成績。(學生處、校團委)
學雷鋒 獻愛心
近日,校團委、學生處開展“學雷鋒、獻愛心”走進延津縣東屯鎮(zhèn)中心學校募捐活動。共募捐衣服9包,鉛筆2000多根,橡皮600多塊,籃球4個,足球4個,乒乓球40副,還有踺子、跳繩等其他用品,價值約2400多元。此次活動旨在幫助貧困學生解決一些實際困難,東屯鎮(zhèn)中心學校向我校贈送一面錦旗以表謝意。(學生處、校團委)
【簡訊】:
1.3月23日下午,09級少兒部在藝華廳舉辦“顯紳士風度、展淑女氣質”演講比賽?;矢Σ╂?、李澤豫、李重陽在比賽中獲一等獎。(少兒部)
2.3月24日晚,我校邀請河南師范大學校醫(yī)院副院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咨詢師羅曉風為高一和高二女生做生理和心理報告會。(學生處)
3. 3月25日下午,學校邀請市消防支隊指導員為全體學生做關于消防知識的報告會,會后,組織學生進行了緊急疏散演練。(學生處)
4. 3月29日,高三32班召開一次別開生面的《拼搏70天,讓我們成就輝煌》主題班會,以此激發(fā)學生迎戰(zhàn)高考的豪情。(高三年級)
5.3月30日下午,高二年級邀請我校2008屆畢業(yè)的4位大學生作了一次生動的勵志教育報告會。(高二年級)
6.4月7日,少兒部聯(lián)合體育組利用大課間組織開展了乒乓球和足球比賽。(少兒部)
7.4月10日—15日,新鄉(xiāng)市中招理、化、生實驗操作考試在一中舉行,我校各個部門通力配合,嚴格、認真做好實驗加試的各項服務工作。(辦公室)
8.近日,少兒部開展教學研討課活動,每周各教研組安排一名作課老師,根據(jù)教學進度安排授課內容。(少兒部)
9.學生處、校團委在校內開展“愛我一中校園,從節(jié)約水開始”活動,通過一組組照片使同學們感受到節(jié)約用水的重要性。(學生處、校團委)
10. 近日,校團委聯(lián)合少兒部開展“一中在我心中”征文比賽。(少兒部、校團委)
11.學生處、校團委、高一年級和天文組利用周末時間組織學生觀看電影,周末影院的開放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生活,受到學生的一致好評。(高一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