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青春期(二)
科研處摘錄
二 從眾心理給同學們帶來的壓力(群體壓力)
害怕與眾不同給我們青少年帶來了巨大壓力。做大家都做的事,說大家都說的話,思考大家都思考的問題,穿一樣的衣服,要求自己的言談舉止要與大多數(shù)人一致。每個人都強烈感受到自己必須與別人相同,這就意味著要接受當前被同學們所推崇的,居主導地位的思想、觀念、風尚等。在群體中存在著一股巨大的壓力,逼迫著其中每個人向這個團體認同的標準妥協(xié)、看齊。害怕被別人取笑、嘲弄,擔心自己會在眾人面前犯錯誤、出洋相。當在一個群體中大多數(shù)人都做出錯誤判斷時,只有少數(shù)人(25%)有勇氣站出來反對多數(shù)人的意見,這就是群體壓力對一個青少年(缺少主見)所造成的影響。
這是也是學生上課為什么不舉手的重要原因之一。
為什么青少年會對群體壓力感到如此之大?
為什么我們那么害怕被同學孤立和拒絕?
為什么我們很難拒絕同齡人讓我們?nèi)プ鲎约翰辉敢庾龅氖虑椋?/span>
為什么我們不能獨立一點兒?
原因是:
(1)當你感到自己毫無價值,也就是不喜歡自己的時候,就會更害怕被朋友嘲笑與拒絕。會變的很敏感,自然沒有勇氣在言談舉止上與眾不同。
(2)害怕被群體拒絕,害怕大家“不帶自己玩”,害怕別人不喜歡自己,害怕失敗,因此下決心要讓自己與同學們一模一樣。
(3)群體壓力有時會讓我們做出很荒謬的事情,做違背自己良心和違背做人原則的事情,比如吸煙、酗酒、長時間上網(wǎng)吧等,心中充滿了矛盾,擔心同學們會……
(4)面對環(huán)境的壓力,貪圖一時的快樂,可能會導致身體受到極大傷害。當有人第一次給你遞煙時,你能不能鼓起勇氣說:“我絕不吸煙”。
因為害怕與眾不同,才接受吸煙、喝酒等不良誘惑。然而,如果你能在感受極大壓力的時候仍然非常自信,你就可以說:你想做就去做,對不起,我不想去。當你周圍的人做出錯誤選擇時,你就會有勇氣堅持己見。如果你這樣做,大多數(shù)同學是敬佩你的,你的自信,明辨是非,有可能成為同學們中的“領導者”。
面對群體壓力我們怎么辦?
1 保護他人的情感,尊重他人的感受
不是只有自己不喜歡被別人嘲笑、捉弄,別人也一樣,他人與你有相同的感受。
2 你沒有權(quán)利傷害別人,尤其是那些身體或外貌有點異常的,由于他們對自己的外表本身就很敏感,麻煩已經(jīng)夠多的了,所以絕對不能由此給人起綽號,不能讓同學再度注意他的外部特征。
3 很多同學都會覺得自己某些方面與眾不同而感到尷尬,并盡力去掩蓋這種差異,善待與我們不同的人,善待班上新來的同學,善待那些說話帶有不同口音的同學,就是善待自己。
三 情緒問題
青春期對所有的事情都非常敏感。
好事情令人振奮,壞事情令人難以忍受。對不同情緒感受的泛化和擴大。
在這個年齡段,幾乎沒有什么事情不會成為煩惱。
任何一種經(jīng)歷都可能造成傷害。
沖動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事情,做事不經(jīng)過思考,過后又反悔。
遇事很容易激動,并且會陷入很深的情感漩渦。
(一)青春期的情緒特點
1 情緒的周期性
情緒經(jīng)常從高到低再從低到高的循環(huán)發(fā)展,當你沮喪、不快樂、郁悶時,只要堅持幾天,一切都會過去。如果你某段時間情緒非常好,那就要預料到下一步就是情緒糟糕的時候。當情緒突然變化時千萬不用吃驚、沮喪,過一段時間就會好轉(zhuǎn)。
2 意念的不可靠性
意念就是你內(nèi)心的想法。意念是不可靠的,某些意念可以讓你突然想搬家、退學、參軍、分手等,當這些感覺和想法出現(xiàn)時,要給自己幾天或幾個星期時間考察事情的各個方面,做的決定越大,越需要時間認真分析事情的原委。
3 強烈的獨立性
當你上了中學后,獨立意識會表現(xiàn)的非常強烈。覺得自己長大了,可以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不需要家長在后面攙扶和指導。然而,父母卻認為孩子還不能完全獨立生活,在許多方面仍
需要幫助,或者他們還沒有意識到,以前大包大攬的管理模式需要轉(zhuǎn)變過來,結(jié)果是親子關系出現(xiàn)了“危機”。
親子關系的矛盾就是發(fā)生在依賴與獨立的爭斗上,這種緊張的關系是你成長的必經(jīng)之路,它不意味著你不愛父母了,或者他們不愛你了,這種爭斗是很自然的,因為你要求的自由常常超出了你父母認為對你有益的范圍。
在這種情況下最好的辦法是溝通,把有關的問題和父母敞開談,如果你覺得他們給你的獨立自由權(quán)利太少了,你一定要心平氣和的說自己長大了,要在很多事情上自己做決定,但同時你自己也要承擔起更多的責任。如果你的父母在某個問題上態(tài)度堅決,我建議你順從父母,畢竟他們是真心愛你、關心你的人,并且他們經(jīng)歷了比你更多的事態(tài)滄桑。
4 朋友關系的重要性
孩子小學階段,父母在孩子眼中是高大形象,父母的話孩子會毫不猶豫地全盤接受。父母說:圣誕老人半夜會從煙囪里鉆進來,孩子會滿心期待著老人從天而降。上中學后,父母的形象一落千丈,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父母的話不再言聽計從,孩子進入了一個愛思考、愛提問的重要階段,孩子寧可把話說給同學、好朋友聽,也不愿意再透露給父母了。由于你對周圍事情存在著許多困惑,如果你能堅持自己尋找答案,最后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你會發(fā)現(xiàn)父母的許多話從一開始就是對的。
(二)自我認知——重新找回自我
我們先來提幾個問題:
你知道自己是誰嗎?你知道自己在生活中需要什么嗎?你知道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嗎?你知道在同學們眼中你是什么樣的人嗎?你知道如何與他人相處嗎?你知道那種學習方法更適合你嗎?你知道為什么活在這個世界上嗎?你想過長大后做什么嗎?
1 認真反省自己,力求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魯迅:我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更無情面地解剖我自己。)
2 除了學習文化課外,有沒有自己所喜愛的專長(特長、愛好)
3 有機會進行一次職業(yè)測評,以確定自己的喜好和才能
4 努力了解和挖掘自己的潛能,珍惜青春的大好時光,積極參加學校和班級組織的各項活動
5 認識自己的性別角色,男同學應該在社會上扮演什么角色,女同學應該在社會上扮演什么角色
6 找一個你所敬重的人作榜樣,看他是怎么做的,然后效仿他。我們叫認同他人的過程,這個人可以是父母、老師、親朋好友,觀察他的行為舉止,走路的姿勢,說話的神態(tài),這個學習效仿的過程可以讓你正確認識自己
當你能正確認識自己時,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是一個很不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