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病例完成新冠病毒全基因組分析僅需半小時
發(fā)布時間:2020-03-04 09:27:26瀏覽次數:4961
當前,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主要檢測技術有免疫、PCR和高通量測序(NGS)三類,其中免疫和PCR方法是一種定向檢測,可以對病毒進行篩查,適合對患者標本中是否存在病毒進行診斷。
高通量測序作為一種全面的基因組檢測技術,雖然它可以有效防止病毒變異產生的漏檢,但因實驗流程耗時長,操作繁瑣,尤其是建庫環(huán)節(jié)步驟繁瑣,需要多次轉管和移液操作,致使其推廣應用受到限制。
基于此,杰毅生物、浙江省疾控中心、阿里達摩院醫(yī)療AI團隊一同聯手,研發(fā)出中國首臺宏基因組全自動建庫設備Cubics。據悉,該平臺是不同于核酸檢測方法的全基因組檢測技術,借助AI算法對基因數據的海量分析處理能力,能對疑似病例的病毒樣本進行全基因組序列分析比對;同時配備基于自主研發(fā)的CNAD技術(CRISPR等溫檢測法)研制的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試劑盒。并且,該檢測試劑盒不依賴PCR儀器,能快速有效地解決醫(yī)院單位現場反應需求,實現快速尋找病原,并進行感染診斷。
不過,因全基因組檢測技術是對疑似病例的病毒樣本進行全基因組序列對比,每次測序過程會產生海量的數據,其前處理和數據分析都非常費時費力。為此,該平臺還借助阿里達摩院的AI算法加持,在序列比對過程中,對算法增加了分布式設計。
據了解,與傳統新冠肺炎的分析檢測,該平臺至少能夠節(jié)省8個小時的分析檢測時間,僅需半小時就能將疑似病例完成新冠病毒全基因組分析,可以實現快速精準捕捉變異后的病毒序列,二級結構及三維結構,進而精準檢測變異病毒,大幅提高疑似病例的確診速度。(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