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機構
魅力一中 輝煌卓著
胡曉明講李白
身世之謎
關于李白身世之謎,不是消閑風趣的知識考證,其中隱藏著有關民族文化演進的重大秘密。
杜甫是青銅器,李白是唐三彩。前者厚重,后者瑰麗。
想起唐三彩就想起李白,一樣的沉酣恣肆,一樣的飛動豪邁,也一樣的有西部的異國風情。唐三彩有大漠風沙、長河落日之美,有夜色駝鈴與酒與胡姬之美。唐三彩是中國與西亞的一個文化之謎,也正如李白身世之謎。李白的血液里,涌動著胡騰舞的音樂、寶藍色的幻思與琥珀般的酒色,涌動著中古時代西域文化的熱烈、激情、豪放及其神秘的瑰麗。
史書上說,李白雖然出生于安西都護府之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但是他的祖籍卻是隴西成紀,只不過他的祖先在隋時因犯罪被流徙西域,才在碎葉生了他。李白五歲時,又回到了蜀地。這樣,李白終是個甘肅人,與西域沒有太大的關系。
但是,李白身上的色彩太豐富了,與同時代的唐代詩人相比,李白太秀異了。連蘇東坡都嘆道:“帝遺銀河一派垂,古來惟有謫仙詞”。中國詩史的這個高峰來得有些突兀。文化的創(chuàng)造多數(shù)時候是漸進的,但有時會是突進的,如果李白是個外來戶,帶來那樣的創(chuàng)意,產生那樣的輝煌,即可作文化突進的一個個案來研究。而且,李白雖只是一人,背后卻代表很多人和事。奇怪的是,那個時代似乎沒有什么文化沖突,中國文化的包容力,那時特別大,有著豐富的文化融合現(xiàn)象,大到宗教教義、文明禮數(shù),小到一只吃飯的盆子上面的圖案,無不體現(xiàn)著某種特殊時代的文化魅力。
所以,關于李白身世之謎,不是消閑風趣的知識考證,其中隱藏著有關民族文化演進的重大秘密。
過去,陳寅恪先生就提出李白是西域胡人的觀點。理由之一是,據(jù)他考證,隋末西域絕非中國版圖,所以不能成為貶謫罪人之地。只有到了唐太宗貞觀十八年(公元640年)平焉耆,西域才成為中國政治勢力范圍,方可作為貶謫罪人之地。
前幾年周勛初先生寫了《詩仙李白之謎》,分析了李白身上的很多奇異特點,如:婚姻的入贅,對家庭不夠負責,對胡姬的喜愛,剔骨葬友,手刃仇家,“詩中絕無思親之句”,以及女兒與兒子的名字寓意等。他得出的結論是:李白身上有著深隱的西域文化情結和濃厚的西域文化色彩。他雖然不說李白是西域胡人,但也認為李白的祖先好幾代人生活在當時國際交往最為頻繁的絲綢之路上,難免有異族通婚之事,因而李白身上的胡人血統(tǒng)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陳寅恪對于李白身世的考證,不是一件為考證而考證的事情,而是有他的文化關懷在里面的。他對于整個李唐皇室血統(tǒng)的考證,其實都有一種文化詩學的寓意:力圖發(fā)現(xiàn)文化交流、民族融合對于一個老大帝國的起死回生之力。陳寅恪對于他心中的大唐的夢思,其實是寄托了他關于現(xiàn)代中國的文化復興之夢。李白其人,代表了民族文化復蘇的一個偉大的傳奇。
所以,自然不可以將這樣的考證,看著是以血統(tǒng)論人。這是一個觀察的角度,是從文化透視文學。此外,從文化的角度看,李白作為唐代文化的一個高峰,還應強調三點:
第一,李白身上色彩之豐富與變化,與盛唐時代作為中國文化最為自由開放的時代,有真實的聯(lián)系。唐代生活經歷最豐富,身份最多樣的詩人,非李莫屬。李一身而集書生、俠客、神仙、道士、頑童、流浪漢、政治家、酒徒與詩人,日本學者岡村繁還說他接受過官方道教秘密組織的資助,幾乎將他視為一個“間諜”!李白是最無愧于他的時代的豐富多樣的詩人。
第二,李白在青年時代時,即仗劍去國,辭親遠游,大江南北豐富多樣的地域文化,充實了詩人的性情人格,陶冶了他的心靈世界。他在洞庭湖流域成家結婚,在長江中下游混跡漁商,在揚州散盡數(shù)十萬金,無論是隱是仕,他充分吸取了各地經歷中的種種精彩來作為他的詩料,因此,在他詩中,西域的異族風俗,荊楚的浪漫風流,吳越的清麗品質,齊魯?shù)目犊畾猓由虾竺嫠f的蜀漢的詩書教養(yǎng),融為一爐,既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結果,也是中國南北文化的一種結晶。
第三,盡管李白由于血統(tǒng)和出身,與中土漢人有著不同的氣質特點,然而,李白性格的底子仍然是中國文化,仍然與中國文化的哺育分不開。這是李白少年時代在蜀地的讀書生活的積極影響。他五歲就背誦《關雎》,他的詩歌有濃郁的書卷氣,深深浸漬著青少年時代苦讀而來的學養(yǎng)。至今流傳著他匡山苦讀的故事:匡山有讀書臺,夜晚常有光如燈,老人說:“李白又在讀書了”;至今流傳著“鐵棒磨成針”的勵志故事,正是李白融身而為中國詩書人文傳統(tǒng)的一個美好傳說,正是李白其人底子仍是中國文化的一個證明。文化取決于教育,李白無論如何有深刻的西域情結,也仍然抹不掉青少年時代的文化記憶。李白多次自稱“蜀人”,將長江水稱為“故鄉(xiāng)水”,將司馬相如稱為“鄉(xiāng)人”。李白五歲到了四川,深為中國文化之千年靈秀之氣所鐘。由一個充分漢化的西域胡人,來完成唐代文化的一座主峰,這也是寄托了陳寅恪先生的中國文化復興之夢。只有對于中國文化有著極高的信心,對它的化人之力有深刻的見識的人,才會有這樣重要的文化想像。
下面,我們主要以李白有關月的詩篇為例,說說他的詩歌的三個精神:英雄精神、解放精神與人性精神。
英雄精神
據(jù)專家研究,李白平時是佩劍的。儒生是坐而論道的,是學院派的,而俠則是要做事的,實踐品格的,要君臣一體,要報國立功。這正是中古社會的士人理想。
儒生、仙翁與俠客,是李白的三種主要身份,也是他的詩風光明皎潔的源泉。
古代中國是“士人文學”居于文化主流地位的文學時代,現(xiàn)代則是“眾人文學”占主流的時代。士的文學充滿著對人的力量的歌頌與相信,充滿對時代天下的關懷與責任。由于士人注重精神訓練,因而也是十分精神性的文學。而眾的文學則自娛或互娛或娛他的,是消費的、松弛的、日常的,是從天下和家國退回到家庭鄉(xiāng)土或市井甚至肉身的文學。
李白自負不淺。自評“懷經濟之才,抗巢由之節(jié);文可以變風格,學可以究天人”,“如逢渭水獵,猶可帝王師”,“壯士懷遠略,志在解世紛”。盡管李白詩中采取了很多民歌的養(yǎng)料,我看李白詩,骨子里是士的文學。
譬如歷來難以索解的《獨漉篇》,原是古樂府,描寫為父報仇的故事。李白的筆下,則是英雄精神的宣言。“獨漉水中泥,水濁不見月。不見月尚可,水深行人沒。”這是寫黑暗壓抑如夢中難行困境。“越鳥從南來,胡鷹亦北度。我欲彎弓向天射,惜其中道失歸路。落葉別樹,飄零隨風??蜔o所托,悲與此同。這是英雄失路飄泊無依的生命困境。羅帷舒卷,似有人開。明月直入,無心可猜。”這是對生命自由舒卷交流、君臣一體的美好意境的向往,對比第一句的“水濁不見月”,這里的“明月直入”是自由的、明朗化的精神。“雄劍掛壁,時時龍鳴。不斷犀象,銹澀苔生。國恥未雪,何由成名。神鷹夢澤,不顧鴟鳶。為君一擊,搏鵬九天。”這里有躍動的英雄氣。一掃負面的生命困境,像雄劍、像神鷹。
據(jù)專家研究,李白平時是佩劍的。儒生是坐而論道的,是學院派的,而俠則是要做事的,實踐品格的,要君臣一體,要報國立功。這正是中古社會的士人理想??蠢畎自姷拇筇?,根本上是士的詩歌,根本上是對于人的力量的信心和經由精神修煉而來的超邁的美。“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君非叔孫通,與我本殊倫。”(《嘲魯儒》)在儒生情懷之中,李白更加上了俠義行動的美,清新、自信、有力,是從文學上顯示了:中國的士重新發(fā)現(xiàn)了自己。
所以后來的中國士人,只要想從自己內心深處喚起自尊與自信,都會找到仙翁劍俠的詩人傳統(tǒng),李太白的詩歌,召之即來、來之能戰(zhàn),是士人獨立而高貴身份的文學符祝。
這跟盛唐時代是中國文化的青少年時代也有關系,中國文化中的文學傳統(tǒng),正在上升發(fā)育成熟。我們說人生中最不可錯失的文學時代,就是青少年時代,那是一個最沒有功利、最沒有負擔、最活潑愛美的時代。李白詩是英雄出少年,是士的文學中的少年文學,是青春與生命熱力的表現(xiàn)。他寫《少年行》,那可真的是一個英氣的少年走在路上:“五陵年少市金東,銀鞍白馬度春風。落花踏盡游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我們現(xiàn)在都還似乎從詩中聽得到詩人爽朗無拘的笑聲。
而且,少年是多夢的時節(jié),少年時代美的想往,恰恰就是長大之后英雄精神的一個重要來源。李白的《古朗月行》寫得真好:“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仙人垂兩足,桂樹作團圓。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憂來其如何,惻愴摧心肝。”前八句,寫少年時代月的美好想像,象征著難以忘懷的童年時光與天真無邪的純真心靈。后八句,寫月食,象征著純潔理想與天真狀態(tài)的破敗與祛魅,對于昔日美好理想淪亡的憂傷,是詩人慷慨悲歌的原因。
我有個感覺,杜甫是深紅色,或黑白分明中的黑色,李白則要么是唐三彩,要么是月光下的銀白色,極真純皎潔。因為少年,所以到處是光與音樂。因為少年,所以往往是動作的詩歌。酒與力與劍的美。
《關山月》:“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寫一輪明月,負有神圣的使命,從天山的云海,來到玉門關,來到中原大地,為黑暗人間帶來光明與美。明月,正是詩人李白的自我象征。天山,正是他的出生之地。這首詩,真是一首雄渾的英雄頌。我們從里面可以聽到一種英雄圣賢降臨人間的莊嚴音調。
有些現(xiàn)代知識人嘲笑李白,說他不自量力,說他沒有政治才能,卻又偏愛政治活動,所以很倒霉。說他是知識分子的自大狂的表現(xiàn)。其實,這多半只是現(xiàn)代知識人自己的不自信,也缺少勇氣,所以看李白不真,顯出自家的小巧庸碌。古人說的是,士以器識為先。士的文學,先須有器識上的大氣。生命格局大,表現(xiàn)為有志氣,有自信,有天下?lián)?。生命風調美,也表現(xiàn)為有才華,有魅力,足以使人向往追隨。胡應麟說盛唐詩“格高調美”,李白就是典型的格高調美。格高調美的生命意境,有什么不好?有什么可嘲笑的呢?李白首先是做人做得有意境,有風姿。“真貴人往往忘其貴,真美人是不自知其美,絕世的好文章出于無意。”李白是忘其英氣,忘其義氣,忘其風姿,而無往不是真美。
李白做人有什么追求向往?我想他是隱然有一種新“士”的自喜。即儒、仙、俠合一的新“士”,李白是不知不覺,不期然而然地,一氣化三清。儒生是“士”的基本骨干,但是儒生太文弱了,所以要有“俠”來救其陰柔之弊;儒生又太執(zhí)著了,所以要有“仙”來化其陽剛之弊。此種新“士”,如風卷云舒,惟意所適。表現(xiàn)為又建功立業(yè),又功成身退;又書生氣,又浪子氣;又經世致用,又喜反好玩;又飄逸高邁,又興感淋漓;又大勇大義,又化合無形。也就是:既有英雄精神,又有解放精神。
解放精神
沒有解放精神,英雄精神也會成為一種套套來束縛自我。因為英雄的本色是打破一切羈絆的,但無處不在的用世心的緊張會成為人生一種負面的包袱。
為什么說他又有“解放精神”呢?英雄精神與解放精神是不同的。英雄精神是大的關懷,大的責任,是漢子氣與豪杰的人生,在天地間堂堂做人的感覺;而解放精神則更多是解放自己的,是對于英雄精神的一種重要的補充。沒有解放精神,英雄精神也會成為一種套套來束縛自我。因為英雄的本色是打破一切羈絆的,但無處不在的用世心的緊張會成為人生一種負面的包袱,一旦成為自身羈絆,英雄也就走向了他的反面,所以解放精神就是連英雄氣也能去掉。英雄精神是“懷經濟之才”,解放精神是“抗巢由之節(jié)”;英雄精神是“海風吹不斷”,解放精神是“江月照還空”。二者共同構成了李白的人格世界。
《古風》第十二首:“昭昭嚴子陵,垂釣滄波間。身將客星隱,心與浮云閑。長揖萬乘君,還歸富春江。清風灑六合,邈然不可攀。”李白的詩,大多藐視權貴,浮云富貴。我們看人生的各種崇拜如權勢的崇拜等,往往也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己造成的。從中解放出來,方可得到生命高貴的自由。
解放精神,就是自由生命的超越的美,“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這里的明月,正是自由生命的象征。什么叫逸興?就是一種不粘滯不婆媽不拖泥帶水的生命狀態(tài)。所以解放精神,很大程度是自我解放,將自己的心靈解放出來。從各種自我制作的套套中解放出來。李白的詩,很大一個價值是自己解放自己,自己松開自己。
《夢游天姥吟留別》:“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被放出京之后,遇到的一枚明月,溫情,飄逸,有仙人之氣,送詩人往自由美麗的山山水水。
李白極喜魏晉人的月夜,如王子猷訪戴之夜。宋人曾幾詩:“小艇相從本不期,剡中雪月并明時。不因興盡回船去,那得山陰一段奇。”只說了山陰的風景如何如何。而李白也是想像王子猷:“昨夜吳中雪,子猷佳興發(fā)。萬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孤月滄浪河漢清,北斗錯落長庚明。懷余對酒夜霜白,玉床金井水崢嶸。人生飄忽百年內,且須酣暢萬古情。”(《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則想像了一個浩大永恒的光明高潔世界。冰清玉潔的世界,正是詩人脫棄斗雞術的庸俗下作人生,脫棄哥舒翰的軍功紫袍人生,脫棄高揖漢天子的貴族富貴人生,向往宇宙皎潔本體之美的世界,或許,這個世界的存在,正是他解放的力量源泉。
李白還有一首寫月夜的詩,“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云邊。”在這水光一色的美妙月夜里,無限透明,無限清空,如何才能將船順著這湖水與月光,一直到天上去呢?月光在這里,正是解放的精靈。中規(guī)中矩的人那里,天與地,湖與月,都是分開的,不可以融合相通的,而在詩人那里,完全是沒有界限的,敞開了自由自在的心靈游觀之所。
《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亂。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無情游”,就是與世俗之情完全不同的游,就是忘懷世俗之游。“無情游”是松開,是不現(xiàn)成。交歡就交歡,分散就分散;不因交歡而執(zhí)著,不因分散而悲哀。在遙遠的天邊,終有相遇之日。
人性精神
李白是最懂得友情的詩人,送孟浩然,送汪淪,都寫得很好,李白是高傲的,放浪的,不拘禮的,最沒有成規(guī)成矩的人,但是李白也兒女情長,中國文化中所說的性情中人,他也算一個。
老校區(qū)
地址: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51號
電話:0373-5082653
傳真:0373-5082653
郵編:453000
東校區(qū)
地址:新鄉(xiāng)市平原路東段
電話:0373-5056100
傳真:0373-5056100
郵編:453002
南校區(qū)
地址:新鄉(xiāng)市豐華路南段
電話:0373-3552588
傳真:0373-3552501
郵編:453000
掃一掃關注
一中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