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心理健康教育宣傳周”系列活動一(圖文)
發(fā)布時間:2011-05-30 11:51:22瀏覽次數(shù):3884
“5.25心理健康教育宣傳周”系列活動一
科研處心理健康教育中心5月21日晚上6:00準時在新、老校區(qū),少兒部和高二階梯教室為周末留校生播放心理電影《小孩不笨2》,座無虛席,部分家長陪著自己孩子看完了電影。
孩子踏入青春叛逆期,父母們通常會投訴孩子很壞不聽話,很難與孩子溝通,其實孩子真的壞嗎?真的完全無法和孩子溝通嗎?每個孩子都會經(jīng)歷叛逆期,如果這個時候,家長和老師們沒給予適當?shù)慕虒?,反而一味地譴責他們,認定他們是朽木不可雕,或許,社會真的會多一個敗類。別因為大人的無知而害了孩子。其實,只要大人們和孩子有健康的溝通方式,多賞識他們,包容他們,給予他們肯定,降下身份做他們的朋友,將不難發(fā)現(xiàn),其實孩子并不那么壞。電影中的主人公湯姆(15歲)和杰瑞(8歲)的家庭都是新加坡一般中等階級家庭,父母都忙著工作賺錢,缺少了溝通,以為只要在物質(zhì)上滿足他們就足夠了,卻不知道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的關(guān)愛和賞識。另一方面,湯姆的同學成才也和他的父親同樣有著溝通的問題。出身卑微的成才父,由于自己曾經(jīng)誤入歧途,所以不想成才步入自己的后塵,對成才寄于厚望,希望他能有出息,好好讀書,可是成才的成績偏偏差強人意,令他極為心痛。他是個沒學識的粗人,以為對成才拳打腳踢就是最好的管教方法,結(jié)果讓成才對父親更加抗拒。
《小孩不笨2》透過杰瑞和湯姆成長的故事,讓我們看到孩子們不只是需要關(guān)懷和愛心,他們也期待父母親給予他們賞識和肯定。只有學校的老師和家庭中的親人與孩子們相互理解和諧相處了,孩子們才可能會更加身心健康的成長,最終成才。
科研處 心理健康中心